╱葉銀華 2014.02.27
自從去年二月初,大家經過銀行應都可看到「本行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布條,而且近來可以看到「人民幣定存六個月、利率三‧二%」的廣告;另外,亦可發現在台灣已經有以人民幣計價的共同基金、債券(稱為寶島債)與保險商品。因此近年來,有關人民幣商品已經成為台灣金融市場的熱門話題。
台灣銀行業開辦人民幣業務以來,人民幣存款快速累積;短短一年內,我國銀行業人民幣存款餘額高達二一四五億人民幣(約台幣一‧一兆元)。為何台灣的人民幣存款會大幅增加?主要是人民幣升值的普遍預期,以及銀行用較高的利率吸收存款,例如:存一年期利率最高三‧三%,高出台幣存款約二%。
人民幣缺乏運用管道,為何台灣銀行業要用高利率吸收人民幣存款?主因是擔任清算行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中銀台北分行)用年利率三‧八%,吸收銀行業的轉存款。最近轉存一年期的利率由三‧八%提高至四‧三%,此反映出大陸資金緊俏的情況(包括,互聯網金融產品吸收存款)。我國銀行業進行此類轉存款的營業成本極低,又可鎖住一定的利差(約一%)。而中銀台北分行則將吸收的轉存款,運回大陸使用,約可賺取超過四%的利差。
值得注意的是中銀台北分行提供轉存款利率,遠高於同樣扮演清算行中銀香港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平均而言高於一%以上。因此演變至今,中銀台北分行所提供的人民幣轉存款利率是影響台灣人民幣業務的重點因素之一,而香港、新加坡卻未有此項變數。目前中銀台北分行提供轉存款利率,已超過台灣目前人民幣貸款與寶島債利率,導致台灣銀行業不用太思考人民幣業務多元化,只需靠轉存中銀台北分行即可。長此下去,我國銀行業人民幣業務有過度集中於單一機構的風險。
由於人民幣的較高存款利率誘使台灣的企業、機構、個人,紛紛將台幣、美元存款,轉成人民幣存款,特別是前二者並無每天兌換二萬人民幣額度的上限。目前投資人對人民幣存款或商品的基本動機是報酬率較高,以及人民幣預期升值。然而投資人必須注意這些存款利率與報酬率,不是沒有可能下降;而且要關心人民幣自從升值趨勢以來,已經累積至三十%,勢必對大陸出口有一定的影響,因而降低未來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
例如:香港之人民幣相對美元匯率在二月中下旬約貶值○‧八六%;雖然目前不能斷言人民幣會呈貶值的走勢,但是未來人民幣匯率可能會有升值、貶值互見的格局,投資人不能輕忽此項風險。因此有人建議要存比較長期人民幣存款,獲取較高存款利率,但是同時也帶來較高的匯率風險。再者,今年一、二月大陸製造業有成長遲緩的可能,若持續下去,會使人民幣匯率難再有一直升值的趨勢。
而且,投資人還要考量整個交易從台幣換成人民幣,未來有可能再換回台幣之相關成本,以目前換匯成本可能達到三至四%,即使銀行在一開始買匯時有優待,但是換匯成本實在不可小覷。
因此當投資人在決定是否要有人民幣存款與投資人民幣相關商品時,首先要思考人民幣之資產配置需求,其次要考量相關匯率風險、換匯與相關成本,不能只想著人民幣的利率高與一定升值的預期。 (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